2024年大稻埕煙火秀於 7/17至8/14登場,共 4場煙火表演,無論平日或假日讓喜歡看煙火的朋友週週都有璀璨煙火可以拍!每年的七夕情人節前後,台北市政府舉辦的大稻埕煙火秀是每年台北市年度盛事之一。
本篇大稻埕煙火拍攝紀錄,除了帶大家回顧歷年來大稻埕煙火璀璨的表演外,也會附上現場的交通方式、拍攝地點推薦…等資訊;此外因為 Philos拍攝過好幾次大稻埕煙火,會附加一些簡單的煙火拍攝教學,希望每個前往的朋友都可以拍到美麗的煙火秀喔!
2024大稻埕情人節煙火秀資訊

2024大稻埕情人節煙火秀共有 4場施放時間,包含 3場 300秒煙火秀及 最終場的 480秒情人節煙火秀!相關活動訊息也可持續關注台北市觀光傳播局官方訊息公告。
煙火秀時間 | 煙火秀長度 | 煙火種類 |
---|---|---|
7/17(三) 20:00 | 300秒 | 中低空煙火 |
7/24(三) 20:00 | 300秒 | 中低空煙火 |
7/31(三) 20:00 | 300秒 | 中低空煙火 |
8/10(六) 20:00 | 480秒 | 大型高空煙火 |
2024大稻埕煙火施放地點
大稻埕碼頭與延平河濱公園間;延平河濱公園3號至5號水門。
欣賞大稻埕煙火與地點建議
大稻埕碼頭、敦煌景觀平台、延平河濱公園、三重忠孝碼頭、台北橋上、北門廣場…等。
或可由觀傳局提供的4K即時影像線上欣賞大稻埕煙火!
![[台北] 2024大稻埕煙火節拍攝攻略 | 4場煙火秀日期, 地點, 交通資訊 2 北門廣場也可以拍到大稻埕煙火,可以帶一些車軌和現場氛圍的前景。](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3/06/DSC_1666-1160x773.jpg)
大稻埕煙火秀前往交通方式
因為每年大稻埕煙火秀都會湧入大量觀賞煙火的人潮,因此主辦方都會針對鄰近周邊交通進行交通管制。若要前往欣賞大稻埕煙火秀的朋友,建議搭乘捷運至鄰近車站後,再步行前往大稻埕煙火秀會場或欣賞地點會比較合適。
從台北市「大稻埕碼頭」側欣賞大稻埕煙火交通方式
- 搭乘捷運松山新店線「綠線」至「北門」站 3號出口,步行約12-15分鐘可抵達大稻埕煙火施放地點。
- 搭乘捷運中和新蘆線「橘線」至「大橋頭」站 2號出口,步行約14-18分鐘可抵達大稻埕煙火施放地點。
- 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紅線」至「雙連」站 2號出口,步行約16-20分鐘可抵達大稻埕煙火施放地點。
從新北市「忠孝碼頭側」欣賞大稻埕煙火交通方式
- 搭乘捷運中和新蘆線「橘線」至「菜寮」站 2號出口,步行約15-18分鐘可抵達大稻埕煙火施放地點。
大稻埕煙火拍攝前準備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雖然煙火拍攝的器材準備上,不一定要使用單眼或無反相機,選擇可使用B快門拍攝的相機即可;但單眼或無反相機,因具有「可交換鏡頭」等優勢,以煙火這類施放位置高低和寬廣度較難掌握的情況下,如果可視場地選擇適合的鏡頭拍攝相對來說是較好的。
以 Philos過往拍攝大稻埕煙火的實戰經驗來說,鏡頭焦段會選擇 14-30mm這類的廣角鏡拍攝,當然還會攜帶 24-120mm焦段的鏡頭作為備用,再視當天拍攝位置和狀況做調整。。除相機和鏡頭的選擇外,因為需要使用到慢快門拍攝,務必要使用腳架拍攝,以避免長曝造成的手晃;此外若有快門線和黑卡建議也攜帶到現場,前者利於可使用B快門拍攝,後者則可適度的遮擋鏡頭曝光的時間,避免畫面的過曝和煙火的尾巴(後面會說明)。
大稻埕煙火拍攝教學
煙火拍攝當天的天氣是煙火照成敗的一大因素之一,如果是萬里無雲,再加上一點微風的時候,就是很適合煙火拍攝的天氣,不過通常這種天氣只能可遇不可求,只能仰賴平常累積的運氣。
煙火拍攝的快門與光圈設定參考如下:
● 快門設定B快門,或是調整快門至8-10秒,原因為一發煙火施放約為3-5秒,控制在此快門時間內可避免過曝的情況。若無快門線時為避免手晃,建議使用2秒定時拍攝,避免因為手晃造成的畫面晃動。
● 光圈部分則建議在F9-F13之間,確保畫面的清晰和細節的保留:主要原因為大光圈容易造成過曝,小光圈則容易降低畫質(視每顆鏡頭而定)。
● ISO部分建議可使用100至200間拍攝即可。
最後建議可在拍攝前先用自動對焦對準遠方的物體,取得合適的對焦範圍(通常是無限遠往回推一點)後,將鏡頭切換至手動的模式,剩下就可以靜待煙火施放時間的到來。更多實用的煙火拍攝技巧與教學,可參考下方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教學] 煙火怎麼拍?3招搞定璀璨花火拍攝技巧
大稻埕煙火拍攝紀錄與技巧
以下是一些歷年大稻埕煙火秀的拍攝紀錄與煙火拍攝照片分享,並附帶一些煙火拍攝過程的小技巧與說明。

通常在煙火正式施放前,我會先拍一張地景的照片,為了就是避免當拍攝成果不佳的時候,透過些許的後製讓成品可以好一些。不過以下的拍攝完全沒有做任何合成的後製,所以並不會有相關合成的教學,如果真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再留言給我…。

大稻埕煙火正式施放後,第一發煙火往往是最重點的一發,一來是因為較沒有施放後煙霧的干擾,二來也是需要透過這發煙火確認煙火施放的位置,藉此調整拍攝的角度。以下面照片為例,煙火施放的角度落在畫面的左半側造成畫面的失衡(且已超出畫面範圍),這時後就要趕快修正拍攝的角度,千萬不要因為怕錯過施放的內容而不修正繼續拍攝。

以下是幾張覺得比較不錯的作品,就不一一贅述煙火的內容…。





![[台北] 2024大稻埕煙火節拍攝攻略 | 4場煙火秀日期, 地點, 交通資訊 3 大稻埕煙火秀拍攝教學](https://pic.pimg.tw/justphilos/1503798503-3574063206_l.jpg?v=1503802430)




最後來談一下「煙火的尾巴」。所謂煙火的尾巴就是煙火在由地面施放到高空的過程中,因為慢快門拍攝的關係,會把煙火施放的軌跡紀錄下來,就會形成一個在畫面中由下至上的光影軌跡。要不要留煙火的尾巴我覺得見仁見智,一部分是表現出煙火施放的動態,一方面也可適度增添畫面的元素。不過有時候的確會因為快門控制不佳,造成煙火的尾巴干擾畫面的狀況,造成畫面的不完美,以下列舉幾張這次拍攝的範例:



如何避免拍出煙火的尾巴,雖然目前也還在學習中,但初步小心得是在煙火升空的過程中,適度用黑卡先遮蔽畫面,等到煙火至高空後再移開黑卡;或是利用定時拍攝(約兩秒),在煙火升空過程按下快門,等到煙火綻放時拍攝,都可以適度地避免拍攝出煙火的尾巴。
最後,煙火拍攝是一門學問,除事前準備外,拍攝當下現場的隨機應變能力,其實是要透過一次一次的拍攝累積下來的;當然煙火拍攝在後續也可透過後製的方式來達成,但能夠以不後製的方式就拍出滿意的作品,對於喜歡攝影的朋友來說,相信感動的程度都是不一樣的。這篇簡單的大稻埕煙火拍攝紀錄和煙火拍攝教學或許有些不完美,但也是多年來拍攝煙火累積的心得,提供給對煙火拍攝有興趣的朋友參考。若有其他相關的建議,歡迎也留言指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