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9月27日開始,為期一個月,台北市文化局與台鐵舉辦「臺北鐵道文化節」,將一直處在文化保留與都市變更議題中的台鐵台北機廠,再一次對外的做一次「完整性」的曝光;可惜與諷刺的是,這次參觀剩下的多是靜態的展是設備與被遺棄的工具或老舊的列車,與兩年前參觀的情況大相逕庭。
兩年前由於台北機廠首次對外開放,慶幸在這個在繁華都市中,卻難得還能夠看見歷史痕跡的地方;
由於小時候自己也是個小小鐵道迷,因此對於這些東西自然有些研究與興趣在;而由於當初楊梅富岡基地還在建設中,因此廠房中還在進行維修作業,僅只有開放部分地方。
不過這兩年也是因為都更與文化保存的議題,台北機廠一直沒有被拆除,但器具與維修作業陸續轉移到富岡基地後的台北機廠,
縱使未來改變成鐵道文物館,也只是一個表面的空殼而已。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還是把握了這次最後完整全區開放的機會,重新來到台北機廠,替這片蘊含歷史痕跡的地方記錄。
總辦公室
之前來的時候總辦公室並未對外開放,這次則是陳列一些靜態的文物和廠房的歷史等。
柴電工廠
是於1962年美援時期完工,主要是負責柴油電氣機車維修組裝;不過這次去除了看到被遺棄的工具與頗引起爭議的燈光藝術外,實在無法想像這地方當初是什麼模樣。
組立工廠
是台北機廠中維修火車最重要的廠房之一,主要作為蒸汽機車以及後期電力機車跟電聯車維修。記得兩年前這邊還有一些柴電的客車與受損的太魯閣號在維修,而今這邊卻只能一個空蕩蕩的廠方,不勝唏噓。
客車工廠
是台北機廠客車車體維修處。和兩年前沒什麼變化,第一代自強號EMU100依舊維持著被報廢的命運,擺放在外頭任由風吹日曬雨淋,第一代英國阿婆的晚年命運真是另人感到悲傷;此外,變化還有背後的落成不久的松煙,以及將來的台北大巨蛋,也不外乎落在台北精華地段的台北機廠命運一直備受爭議。
員工澡堂
全區最早被台北市認列為市定古蹟的,大概就是這員工澡堂了吧!不過另人感到好奇的是,除了擺放詭異的兩個假人在澡堂內,以及空蕩的水池,對於這些沒有相同記憶的觀光客們,多少人又能體會這古蹟保存的意義?
其實我最近一直覺得身在台北除便捷的交通與購物環境外,老實說白天在市區真的沒有什麼值得去造訪的地方,或許是因為我們身處在一個沒有歷史記憶與文化的地方吧!
然而,若我們僅因為一些商業考量而摧毀了這些地方,我們著實成了一個沒有文明的都市人而已,就某種角度來看,其實也是另人感到悲哀的ㄧ件事。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常會因為一些建築文化,例如羅馬的競技場或是日本大阪的大阪城,願意花點時間和費用去走訪這些地方;
同樣的如果外國觀光客們來到台北,除了這些喧囂的都市建築,你覺得還可以端出什麼深度的菜色,可以讓他們更認識台北呢?或許這是不同於商場的商業角度來思考另一種行銷台北的方式吧!
3 評論
[…] 事實上,這並不是台北機廠第一次對外開放。過去也曾有過期間限定的參觀活動,不過當時許多區域尚未整修完成,建築內部仍有不少空間未對外開放,退役車輛也僅零星擺放在機廠內部,整體參觀體驗較為受限。 […]
Thanks for sharing. I read many of your blog posts, cool, your blog is very good.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