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和我一樣,熱愛拍攝火車、沉迷於鐵道攝影的魅力。除了經常前往望古、汐科車站等攝影熱點,捕捉列車呼嘯而過的動態瞬間,其實也曾想過,是否能用另一種方式,紀錄那些隨著時代更迭、逐漸淡出的列車身影。
如今名為「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的舊台北機廠,或許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它保存了台灣各式各樣的鐵道車輛與文物,宛如一座活的鐵道記憶倉庫。雖然仍在籌備與整建中,並未全面對外開放,但我很幸運地搶到了不定期開放的「攝影專場」名額,得以親身走進這片鐵道迷心中的聖地,一探它神秘的歷史痕跡。
舊台北機廠新生命:鐵道攝影人的天堂
現今的「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其前身正是建於 1935 年、由日本人所興建的「台北鐵道工場」。戰後更名為「台北機廠」,曾是臺鐵最重要的車輛維修與保養基地,在台灣鐵道歷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2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入口。](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IMG_8808-1000x667.jpg)
由於台北機廠地處市中心、鄰近信義區,加上佔地廣闊,自機廠功能停止後,曾一度面臨是否拆除的爭議。所幸在各界的奔走與爭取下,2015 年正式確認保留,並被指定為國定古蹟,由文化部接手管理,成為台灣鐵道文化保存的重要里程碑。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3 台北機廠在台灣鐵道文化保存上有重大的意義。](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IMG_8810-1000x667.jpg)
這次我所參加的,是由正在籌備中的「國家鐵道博物館」所舉辦的「攝影專場」。在僅有一小時的限定時間內,隨著專業導覽人員的帶領,我得以深入舊台北機廠內部,拍攝那些已修復完成的廠房建築與退役列車展示,親身走訪這片珍貴的文化資產,也捕捉到許多平時難以一窺的歷史角落。
如何參加攝影專場?報名小提醒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的「攝影專場」屬於不定期舉辦,一般情況下一個月只開放一次場次。通常會在每月 20 號於官網或 Facebook 粉絲專頁公告並開放下個月場次的報名。由於每場名額有限,又不見得會安排在假日,加上鐵道迷與攝影愛好者眾多,往往一開放報名就迅速額滿。若沒有第一時間手刀搶到名額,就只能登記候補,或等待下次機會。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4 國立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參觀證與導覽手冊。](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360-1000x667.jpg)
這次 Philos報名的是「攝影專場」,顧名思義,活動安排會以拍攝時間為主。以我參加的場次為例,導覽人員會引導大家走訪園區內數個重點場域,簡單講解歷史背景與注意事項後,就會留出一段時間讓大家自由拍攝,不會有太多干擾,非常適合想要好好取景創作的朋友。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攝影專場」採團進團出制度,園區內的文物、列車與設備不得觸碰,且有部分區域因仍在整修中,禁止進入。建議在報名前可先至官方網站查閱相關規範,並留意當天集合與拍攝的時間安排。
攝影專場拍攝亮點
事實上,這並不是台北機廠第一次對外開放。過去也曾有過期間限定的參觀活動,不過當時許多區域尚未整修完成,建築內部仍有不少空間未對外開放,退役車輛也僅零星擺放在機廠內部,整體參觀體驗較為受限。
這次的「攝影專場」,在園區修復進度逐步推進下,開放的區域與展示內容已更為完整,對攝影愛好者來說可說是大幅升級的拍攝體驗。
員工澡堂:從歷史起點展開拍攝旅程
這次攝影專場的活動集合地點,就在大家最熟悉的台北機廠地標——「員工澡堂」。這裡也是目前唯一不需預約、可自由參觀的開放區域,相關開放時間與資訊可至官網查詢。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5 整建修復完成的台北機廠員工澡堂非常明亮,目前作為常設展的展示空間。](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0023-1000x667.jpg)
員工澡堂過去是提供機廠員工下班前清潔身體、放鬆疲憊的空間,見證了台灣工業時代勞動文化的日常面貌。早在 2000 年,就已被指定為台北市市定古蹟,也是台北機廠內第一棟取得古蹟身份的建築。
從這個承載著歷史記憶的空間出發,也為這場攝影之旅揭開了懷舊的序幕。
鍛冶工廠:擁有百年歷史機具的寶庫
從員工澡堂出發後,我們沿著園區步行,經過尚未對外開放的「組立工場」,過去已檢修蒸汽火車和電力機車為主要任務;接著,我們來到這趟拍攝旅程中的第一個開放點:「鍛冶工場」。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6 鍛冶工場以存放蒸汽錘為主。](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363-1000x667.jpg)
鍛冶工場過去主要負責鍛件製造與彈簧生產試驗等工作,場內擺放許多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治具與蒸汽錘,其中編號「台工 145號」的單臂蒸汽錘標記 1889年代字樣,是全台北機廠保存最古老的機具。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7 鍛冶工場以存放蒸汽錘為主。](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374-1000x667.jpg)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8 鍛冶工場以存放蒸汽錘為主。](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370-1000x667.jpg)
客車工場:退役列車陳列的重頭戲
來到這次攝影專場最令人期待的場景之一——客車工場。這裡曾是台北機廠負責客車車廂製作與維修的重要據點,涵蓋車體、轉向架、座椅等部件的製成工作。隨著時代演進,客車檢修的任務轉由高雄機廠接手,這裡則轉型為維修電聯車與推拉式自強號(泛稱 PP 自強號)的維修據點。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9 客車工場是台北機廠內典藏最多歷史車輛的地方。](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442-1000x667.jpg)
如今的客車工場,已搖身一變為退役列車的展示空間。走進廠房,一列列退役車輛靜靜陳列其中,有些車輛已修復為原始塗裝作為展示紀念,有些則保留著斑駁的外觀與歲月留下的痕跡。這些曾經奔馳在台灣各地的列車,如今在這座籌備中的博物館中,找到了最具歷史意義的歸宿。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10 客車工場是台北機廠內典藏最多歷史車輛的地方。](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427-1000x667.jpg)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11 客車工場是台北機廠內典藏最多歷史車輛的地方。](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375-1000x667.jpg)
對於參與本次攝影專場的攝影同好來說,這裡無疑是拍攝的重點場域。挑高的工場屋頂、從窗框灑落的自然光線、靜靜佇立的退役列車與斑駁細節,每一幕都充滿懷舊氣息與構圖靈感,是紀錄鐵道歷史、創作影像故事的最佳素材。
DL-2000型調動機
所謂調動機,主要用途是在車站或調車場內,負責車輛的編組與移動作業。雖然外型與一般柴電機車相似,但因為它們不行駛於正線,台鐵將其歸類為「機具」,而非正式的火車頭。它們常見於設有多股軌道的車站,或出現在大型的調車場中,靜靜地完成著列車調度的任務。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12 DL-2000型貨物調動機。](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379-1000x667.jpg)
DL-2000 型調動機全台僅有 8 輛,是少數現役中仍能一窺其風貌的調車利器。雖然低調、少見,但對鐵道攝影愛好者而言,能近距離拍攝這類機具,也是一種別具意義的鐵道紀實體驗。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13 DL-2000型貨物調動機。](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380-1000x667.jpg)
DR2100 – 2400型柴油客車
在本次攝影專場中,最令老鐵道迷眼睛一亮的,莫過於這群熟悉又珍貴的身影——DR2100 – 2400 型柴油客車,鐵道迷口中的「藍寶寶」。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14 DR2100 - DR2400型柴電客車,也是鐵道迷俗稱的「藍寶寶」。](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405-1000x667.jpg)
這款柴油客車的前身,其實可追溯至 1930 年代,由日本引進的輕快型汽油客車。二戰期間,由於汽油短缺,車輛一度停駛。戰後,台北機廠將其中部分車輛加以修復並改裝為柴油動力,重新投入營運,正式成為「柴油客車」的一員。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15 DR2100 - DR2400型柴電客車,也是鐵道迷俗稱的「藍寶寶」。](https://i0.wp.com/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409-1000x667.jpg?ssl=1)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16 DR2100 - DR2400型柴電客車,也是鐵道迷俗稱的「藍寶寶」。](https://i0.wp.com/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396-1000x667.jpg?ssl=1)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17 DR2100 - DR2400型柴電客車,也是鐵道迷俗稱的「藍寶寶」。](https://i0.wp.com/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385-1000x667.jpg?ssl=1)
這些藍寶寶後來被轉派至平溪線、內灣線、集集線等支線服務,以小巧靈活的身形穿梭山林間,成為無數人記憶中的鐵道風景。直到 1999 年正式退役,如今全台僅存的 4 輛藍寶寶,被妥善保存於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之中。更令人欣喜的是,這些列車偶爾還會以「限時回歸」的形式,重新駛上熟悉的支線,搭載旅人重溫昔日風華。
S200型柴電機車
S200型柴電機車,是台鐵第一代小型支線用柴電機車,起初配置於北部作為場站調度,及擔任幹線部分客貨列車牽引之用,後來則是全數改配於高雄機務段,曾為高雄臨港線與屏東線列車的主力牽引機車之一 。目前於鐵道博物館內存放的為編號 S206的柴電機車,已修復為最初藍色的外觀。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18 S200型柴電機車目前存鐵道博物館內。](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439-1000x667.jpg)
EMU100型電聯車
若說台鐵哪一款列車最具氣質與典雅韻味,EMU100 型電聯車絕對榜上有名。由英國引進、被鐵道迷暱稱為「英國貴婦」的它,是台鐵第一代自強號列車,車身採用濃淡交錯的棕色塗裝,優雅沉穩,氣質出眾,成為當年台灣鐵道的一道獨特風景。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19 有「英國貴婦」之稱的EMU100第一代自強號,目前僅剩一列完整編組存放於鐵道博物館內。](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514-1000x667.jpg)
除了外觀,EMU100 在當年也以出色的隔音表現與車廂舒適度廣受好評。對許多人來說,童年時搭乘自強號的記憶,很可能就是從這台英國貴婦開始的。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20 有「英國貴婦」之稱的EMU100第一代自強號,目前僅剩一列完整編組存放於鐵道博物館內。](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479-1000x667.jpg)
過去台北機廠開放期間內,還陳列著多組 EMU100 車體,供民眾一睹其風采。然而隨著時代推移,目前僅存 7輛車體妥善保存於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其餘部分車輛轉往其他展示館區,更多則已退役報廢,走入歷史。
除了幾款廣為人知的經典列車外,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也展示了許多具時代意義的特色車輛,同樣值得鐵道迷與攝影愛好者駐足欣賞、細細拍攝。
其中,DC32750 型觀光號餐車格外吸睛,內裝依照當年莒光號餐車原貌細緻復原,座位配置與用餐設備皆保留濃濃復古味。未來更規劃作為博物館開放後的營運用餐車使用,成為結合展示與體驗的亮點之一。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21 DC32750型觀光號餐車,重現過往莒光號餐車的外觀配色與內裝。](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510-1000x667.jpg)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22 DC32750型觀光號餐車,重現過往莒光號餐車的外觀配色與內裝。](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502-1000x667.jpg)
而曾經奔馳於尚未電氣化的東部幹線的莒光號列車,也在此獲得妥善保存。包含一輛經典的 SP32850 型客車,特別以原廠引進時的白底淺藍線條的復古塗裝重新噴漆,重現 1970年代的風采。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23 莒光號客車保存於國立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內。](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518-1000x667.jpg)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24 莒光號客車保存於國立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內。](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499-1000x667.jpg)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25 台鐵EMU400型電聯車為台鐵第一代通勤電聯車。](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446-1000x667.jpg)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26 台鐵EMU400型電聯車為台鐵第一代通勤電聯車。](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447-1000x667.jpg)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27 這次參加攝影專場場次前幾天才運送至鐵道博物館內存放尚未修復的「紅斑馬」EMU200。](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429-1000x667.jpg)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28 昔日東部幹線主力的自強號 DR2800型柴聯車也尚未正式修復。](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433-1000x667.jpg)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29 32300系列客車。](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418-1000x667.jpg)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30 油漆工場與移車台,透過移車台可讓客車直接進油漆工場內進行塗裝更新。](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524-1000x667.jpg)
結語:期待那座真正「活著」的鐵道博物館
整趟攝影專場的行程約為 1 小時,主要的拍攝時間集中在「客車工場」內。雖然時間略顯緊湊,但對於鐵道迷來說,能夠親眼見到這些曾在鐵道上奔馳的列車、走進過去維修工場的場域,已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有趣的是,從其他攝影同好的紀錄來看,每次攝影專場所展出的車輛與開放的區域似乎略有不同,也難怪會有朋友已經報名參加多次,只為了捕捉那些錯過的車種或不同角度的光影。
由於機廠內仍有不少區域尚未整修完成,目前開放的拍攝區域較為有限。不過這也讓人更加期待國家鐵道博物館正式開館的那一天,能以更完整的面貌呈現在大家面前。屆時,這裡將不只是展示退役列車的場域,更是一座充滿生命力、能訴說時代故事的「活」博物館,讓更多人重新認識、也重新愛上台灣的鐵道文化。
![[台北] 鐵道迷必去!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攝影專場」紀實及預約資訊 31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https://www.phototravel.tw/wp-content/uploads/2025/05/DSC_1497-1000x667.jpg)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攝影專場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五段50號
預約時間:每月20日上午10點開放下個月分導覽場次申請,活動前 15分鐘前持身分證件至集合地點(員工澡堂)報到。
報名網站:導覽及專場活動報名連結
交通:(園區內不提供停車)
【捷運】
- 松山新店線(綠): 南京三民站2號、3號出口,步行約10分鐘
- 板南線(藍): 市政府站1、2號出口,步行約15分鐘
- 板南線(藍): 國父紀念館站5號出口,步行約15分鐘
【公車】
- 市民東寧路口站: 699,步行約3分鐘
- 八德東興路口站: 202、203、205、257、276、605公車,步行約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