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K
曾經是惡臭滿天的垃圾掩埋場,卻搖身一變成為乾淨環保的公園,這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卻在位於台北文山區的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實現了。
因剛敗入新的相機與鏡頭,且適逢春節假期,正愁不知要到何處去的時候,因看到之前丸子於FB上推薦的福德坑復育公園,感覺是滿特別的地方,因此大夥便結伴來個簡單的福德坑外拍團。
福德「坑」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大洞,在民國八十三年六月前,他解決與吸收來自廣大台北市廣大人口每天所製造上千萬噸的垃圾量,也使得這個坑成為眾所皆知的「垃圾山」。
而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在台北市決心改建的情況下,使得這個垃圾山搖身一變成為一片兼具環保、生態、遊憩和教育等多重功能的復育公園。
以下就簡單的看一下當天拍攝的照片吧!
因區內多為空曠的場所,因此不建議在下雨的時候到這邊;此外,若喜歡外拍的同好,則可選擇在較接近黃昏時來拍攝,應該會有更多不一樣的驚喜,不過不建議在這邊待到太晚,畢竟附近都是「夜總會」,總還是有些毛毛的…。
而網路上關於福德坑復育公園的相關文章並不多,或許這也是激起我想寫這篇網誌的原因吧!建議喜歡攝影同好的朋友有空也可以拜訪這塊神奇的處所。
交通指南:
1.因福德坑位置較為偏遠,若開車前往只需無論從台北或深坑方向前往,沿著106縣道看到福德坑的路標指示後即可抵達(若中途遇到叉路須選擇往公墓路標方向)。
2.若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則可搭乘小12路公車,詳細車距宇發車時間可參考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