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手頭上有著Nikon 70-300mm F4.5-5.6這顆平價望遠變焦鏡,但對於畫質與銳利度與使用習慣上的考量,終在入手Nikon D750滿一週年後,補足手邊NIkon 鏡頭小三元的最後一塊拼圖。
這顆在2012年問世的Nikon 70-200mm F4G的望遠變焦鏡頭,同樣也是Nikon 鏡頭中小三元的最後一哩路,自Nikon 16-35mm F4G和Nikon 24-120mm F4G這兩顆鏡頭之後,Nikon在望遠變焦的設計上,採用了大家最常用的70-200mm焦段,再搭配五級防手震的情況下,即便是手持也能確保影像的穩定度。
而這顆「小小黑」因為在坊間評測一直很不錯,也是小三元中最高詢問度的一顆,在眾多考量下,終於把期盼已久的小小黑放入防潮箱中
▼ 光是看到”N”字標記,瞬間讓這顆鏡頭的地位提升不少。
▼ 搭配五級防手震,可以確保手持拍攝時一定的穩定度。
▼ NIkon高階鏡頭才有的金色光圈。
▼ 口徑是67mm口徑,可以稍微省一下濾鏡的費用…。
▼ 產地則是泰國,小三元中似乎只有Nikon 16-35mm F4G這顆的產地在日本。
▼ 加上遮光罩霸氣十足!後端還有可以外加鏡頭腳架的地方。
而一月份入手至今,帶著這顆鏡頭也是拍攝了不少場合,以下就幾個月來的使用小心得做個分享。
▼ 175mm端,光圈F5,ISO 200,攝於台北奧萬大。
長焦段最常運用就是拍攝靜物的部分,
如上圖的楓葉透過175端,搭配F5的光圈簡單就可營造出朦朧的散景。
▼ 200mm端,光圈F4,ISO 200,攝於台北植物園。
使用小小黑在200mm望遠端,即便是在光圈全開的情況下,也可以保持很好的畫質與影像的銳利度。(搭配腳架的拍攝可以讓穩定度提高)
▼ 200mm端,光圈F4.5,ISO 200,攝於汐科火車站。
透過望遠端也可以輕易的營造出視覺的壓縮感。
▼ 160mm端,光圈F4.5,ISO 400,攝於台北濱江街市場。
另外在追焦的表現上,透過望遠端搭配D750的群組對焦模式可說是游刃有餘。
▼ 70mm端,光圈F4,ISO 400,攝於台北濱江街。
最後是在70mm端的表現上,可以說是這顆畫質和銳利度兼具的最好焦段,即使是70mm端,透過小小黑拍攝準備降落的飛機,照片氛圍還是相當具有震撼力。
更多Nikon 70-200mm F4G的實拍照片請前往我的flickr查看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或照片,請幫我FB粉絲團按讚,會有更多私藏的照片在上面喔!